在环境社会学中深耕,致学于用;
守开放初心探索前行,心怀社会;
田野中体悟人生百态,将心比心;
讲台上引领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一场平实的故事会,带你走进龚文娟老师。
人物简介:
龚文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访问学者,厦门大学人口与生态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讲课程包括:环境社会学、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概论。研究领域包括环境问题社会影响评价、环境行为、风险沟通、环境公正等。主要科研项目包括:“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效应评价与机制创新研究”,“公众对重化工项目的风险评价及应对行为研究——以PX项目为例”,“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与环境风险分布研究”等。
代表性成果:
龚文娟,《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变迁——基于1949—2019年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分析》,2020,《学习与探索》第2期;
龚文娟,杜兆雨,《知行合一?从环境问题感知到环境友好行为——环境知识、媒体使用与非正式网络沟通的调节作用》,2019,《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龚文娟,方秦华,《重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公众风险接纳研究》,2017,《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龚文娟,沈珊,《系统信任对环境风险认知的影响——以公众对垃圾处理的风险认知为例》,2016,《长白学刊》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龚文娟,《环境风险沟通中的公众参与和系统信任》,2016,《社会学研究》第3期;
龚文娟,《环境风险在人群中的社会空间分配》,2014,《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
龚文娟,《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与风险暴露》,2013,《社会学评论》第4期;
龚文娟,《约制与建构: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2013,《社会》第1期;
龚文娟,《环境问题之建构机制: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201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Deqiang Ma, Wenjuan Gong, Qinhua Fang, Daofeng Liu, Yonghong Liu. 2018. Divergence between general public’s risk percep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p-xylene projects in China.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4:4,859-869.
深耕领域,持续挖掘
“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探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具体而言,它包括三项主要任务:探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社会因素;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讨论环境问题的应对之策。同时,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社群正努力推动环境社会学理论、方法本土化和在地化。”
谈及环境社会学这一研究领域时,龚老师神采奕奕,“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学者们的不断努力下,适逢优越的制度环境,进入了柳暗花明的发展阶段。当然还有客观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许多环境问题压缩性地集中涌现,人们日渐重视、关心环境质量和健康,国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治理的范畴,在学术社区中,生态与人口日益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议题。”
社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到环境社会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时,龚老师阐述了环境社会学的实践转向。环境社会学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借鉴、学习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我们从最初的他国成果引介、翻译,到立足于祖国大地的“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再到“实践转向”,都体现了环境社会学学科的成长与自觉。
“最终我们需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公共政策中去,为民服务。”
怀抱理想,不忘初心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第一志愿是社会学。”
我们略感吃惊,要知道,社会学在二十年前的中国还是一个新兴学科,龚老师何以如此明确自己的选择?
她笑言,自己性格外向开朗,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觉得社会学的“无限想象力”和“广阔田野”能为这份好奇心提供足够大的智识和实践空间,于是一头扎进社会学。而社会学也没有让一个怀揣憧憬的学子失望,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的社会学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在田野调研中,老师们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口,来观察这个复杂而真实的社会。原本稚嫩的学子坚定了在社会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即使不能改变社会,也要把它呈现出来。
说起呈现社会,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新闻报道。事实上,本科毕业后,龚老师也曾尝试过做一名新闻记者。但她很快发现,自己更愿意持续地关注系列相关话题,而不是被热门话题牵引,不停地转换兴趣领域。在龚老师看来,观察和分析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群体,需要花时间沉浸在田野,通过沉浸式体验,体会行动者的体会,这也是社会学的开放性、包容性和魅力所在。如果不能投入精力,那么,对于某个话题的呈现可能是浅尝辄止的。
此外,龚老师也对社会科学对社会事实的“呈现”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它不应仅是情感导向,只为唤起读者共情心理的,更应如实地描述观察群体及其经历、体验,价值中立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社会影响。当然,“真实”是相对的,人们的表述会受其自身立场的影响,但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人可以看见更多样的图景,听见更多元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的一套价值理念也许会受到冲击,甚至遭到颠覆,但这恰恰是“呈现”社会多样性的一部分。所以,实践要求研究者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同时,在龚老师的体验里,研究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之间并不是单向的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种相遇、触动实际上是“交互实践、交互治愈”的过程。
经历了短暂的记者生活后,龚老师选择重回校园,攻读人口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学硕士学位。在进行有关人口健康的调研时,龚老师察觉到环境质量和环境风险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呈现出不成比例的分配态势。这一观察引导她开始思考人口健康与环境质量的关系问题,并从此坚持着对环境公正议题的关切。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口健康,而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又是人口健康的最基本要求,环境与人口本是一家。因此在博士阶段,龚老师的研究重心转入环境议题。环境社会学的独特性在于其跨学科性质,在学习过程中,许多自然科学类的基础知识都需要从头学习,困难是实实在在的,但龚老师相信,努力了就不会遗憾。在她参加工作后,一些跨学科合作让这些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例如在与生态环境专业的老师一起评估PX项目的环境风险和社会影响时,大家可以自如地就某些专业内容开展讨论,如气相毒物、管道运输、溢油情况、事故概率、风险值计算等,减少了‘隔行如隔山’的障碍感”。事实证明,交流与合作反过来会推动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并吸纳更多的新知,而这种开放与合作的态度恰恰是社会学所积极倡导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社会,那些善于思考和合作的人将大放异彩。
将心比心,在野在学
龚老师的学术之路,在一次次的田野调研中逐渐清晰。在这些经历中,龚老师体会着社会学的客观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及其独有的人文情怀。
谈到对自己影响较大的田野经历,龚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有关三峡大坝库区移民。因大坝建设,库区原住民被安置到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却因文化与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而集体返迁。在调研过程中,龚老师有感于搬迁带给移民的生活震荡以及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间的张力。“有时候,制度设计本来想让大家过得更好,但执行后却发现人们无法适应,这时候需要我们去探索是什么原因导致群体不适应?社会科学的实践性再次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求我们以开放而中立的姿态去拥抱和呈现社会事实。”
另一个故事有关母亲们的选择。21世纪初,龚老师跟随她的导师在湖北某市做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调研,发现当地居民性别观念传统,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如果家中已有女孩,再出生的女婴可能遭到遗弃,甚至在没出生之前就“被选择”。在与许多当地妇女接触后,老师才了解了她们的选择:“从母亲角度来说,那种体验是撕心裂肺的,但要在这个村子里继续生活下去,要不被别人排斥,就要做出无可奈何的选择。”这在当时带给老师极大的震撼,甚至是思想上的冲击,多年后当龚老师为人母后,这种母爱、人性在现实中的挣扎所带来的冲击感,仍萦绕心头。
在田野中的经历持续地影响着龚老师的工作理念及对社会学的认识。在她看来,社会学的难点和魅力恰恰在于情感与价值中立的平衡。“一方面在田野工作中无法完全剥离情感与伦理,另一方面作为研究者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价值中立,既要客观呈现社会事实,做到价值中立,又要具有人文情怀。它的困难就在于处理这种张力,这种矛盾既是技术上的,也是人格上的。当然,这也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
田野调查并不总是顺利的,也会面临被拒绝、被误解、甚至被驱赶,但面对调查中的挫折,龚文娟老师始终保持着开放平和的心态。“这是一种生活体验,让我们体会人情冷暖。如果永远都在教室、书房,体会到的可能都是其乐融融,恭恭敬敬。被拒绝、被排斥,也是社会学提供的独特体验。它给予我们多元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当被问及教学理念时,龚老师笑答:“其实很简单——教学相长。”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龚老师认为都是能够一起交流的伙伴,“有时候课堂上的讨论,田野中的闲聊会让我有灵机一动的感觉”。
龚老师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平和而坚定地引领学子们前行。2017级社会学本科生许可说:“老师身上有种平和,对人、对知识都是如此,兼容并包。老师非常期望我们与她互动,从她每次回应的语气中都能体会到一种平视。她和学生一样对新知识保持着渴望和好奇,自然能与我们和谐相处。”当学生在阅读上出现困惑时,龚老师的回应总能使他们戒除焦躁,回归平和:“想要走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阶段,需要时间积累。每个人的花期不一样,静待花期。并且好书没有白读的,它在你的血液里。”
“我能够在龚老师的带领下步入社会学的奇妙世界是非常幸运的”,2017级社会学本科生陈燕如是说。她观察到,课堂上龚老师很少停留在讲台讲授,而是走到同学们身边、走到最后几排,邀请沉默的学生加入讨论,并且用眼神鼓励回答问题的同学,“我一直觉得老师在看着同学的时候,已经在酝酿怎么夸一夸同学了”。但老师宽而有制,对待大一学生,同样要求他们阅读英文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以便打好基础。“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龚老师的话,我想是‘望之神采奕奕,近之如沐春风。有师如此,学生之幸’”。
在2018级人口学研究生杨康看来,龚老师既是一位治学严谨、拥有丰富知识与经验储备的“纯粹”学者:“龚老师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观点如数家珍,而且总是结合现实生活和实地经验为同学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也是一个待人真诚、乐观开朗的“大姐姐”:“她会因为无法理解网络潮流语和学生热情讨论,也会在调研路上和学生互开玩笑,一起聊八卦。”老师的“纯粹”,在于治学严谨,在于待人真诚,他感慨到:“良师益友,应是如此吧。”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沈珊(厦门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本科生)从大二开始跟着龚老师“踏上社会学的实践调研之路”,于她而言,“老师更像是同行者和引路人”,以真诚、尊重、温和、包容与耐心,“陪伴着象牙塔里的学子直面社会现实,引导着初出茅庐的少年体会人间疾苦”。同行路上,老师是真诚平等的,她尊重学生的想法,悉心授业;她理解受访者的困境,努力共情;包容接纳,求同存异。领航途中,老师是温和谦逊的,她关爱学生的成长,耐心解惑,授人以渔,助人自助。言传身教,不过如此。
平等、开放、相互学习……带着这样的理念,龚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在社会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寄语:
如何学好社会学?
学习社会学,需要好奇心,需要想象力,最重要的是持续的经营与投入,不可不做的就是阅读经典,走进田野。快节奏的生活让多数人喜好“快餐式”阅读,沉下来重读经典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专业经典书籍较为“难啃”,龚老师的建议是,先从简单有趣的内容读起,再去阅读晦涩的内容。倘若遇到实在难读懂的部分,学会“让着它”,暂时“彼此放过”,等整本书甚至相关书目都读过后,再回过头来啃这块硬骨头,也许自可融会贯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田野,让社会大讲堂检验书本里、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给自己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机会。
学科发展建言:
揆诸当下,社会学在一个蓬勃向上的大环境中不断成长,环境社会学研究也蒸蒸日上,期许未来更多新鲜力量注入其中,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任重而道远!
撰稿:张文欣 周琪颖 杜满春
排版:龙尨
编辑:龚文娟 杜满春 王雅琳
审定: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