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感知时代召唤,她义无反顾,斗志昂扬,投身于学科建设;
面临重重困难,她殚智竭力,砥柱中流,致力于学科发展;
心系平衡发展,她以己为表,尽职尽责,着重在人才培养;
关注本土需求,她洞隐烛微,学以致用,奔走在实践一线;
三十余载砥砺奋进,方赢来如今风鹏正举,
开荒拓土之路布满荆棘,却又格外美丽,
探险者仍在前行。
人物简介
张友琴,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哲学学士,经选拔于1981年2月参加由教育部和中国社会学学会在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社会学专修班”学习,1982年初回到厦门大学任教。曾在境外多所大学访问、进修;曾兼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政策、老年工作等相关研究,出版论著多部;主持过国家社科、福建省、厦门市等多项科研课题。曾获福建省教育工会“三育人”先进个人、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大学“清源奖”、“自强奖”、厦门市“三八红旗手”、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全面小康,奋斗有我
站在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已走过近四十载的奋斗岁月。作为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开拓者,张友琴老师辛勤耕耘,为我校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加快对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建设,1981年,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牵头下,全国高校第一个“社会学专业班”在南开大学创办,张友琴老师以优秀学生的身份成为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黄埔一期”学员。
1982年初,学成归来的张友琴老师回到我校哲学系任教。同年,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提出“民政工作和社会学的关系密切,和社会工作是一家”的说法。六年后,厦门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门化方向,于1993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张友琴老师随即投入到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建设中。
2000年我校正式恢复成立社会学系,张友琴老师任系主任。学科建设初期,困难重重,在以张友琴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我校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日益壮大。在师资方面呈现出兼具多元性与专业性的发展态势。在专业建设方面,我校于2004年获批社会学二级博士点,2009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学科整体呈现出全面开花的局面。
1995年至2005年,张友琴老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专业书籍的出版与诸多学术成果陆续发表,这为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张友琴老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精准帮困以及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等方面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是坚守最初的选择与本心。当张友琴老师谈起参加“社会学专业班”的往事时,感慨那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我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做社会学、社会工作。”建设并发展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并非易事,支撑她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当年的嘱托——也是张友琴老师不曾忘却的初心。她回忆道:“那时缺人才,费老当时跟我们讲,他要趁着自己还年轻赶紧抢救这个学科,培养我们继承发扬……所以我的初心就是完成费老嘱托的,把社会学、社会工作当成我自己的事业来做,一直都不敢忘记。”不忘最初的选择与本心,坚持将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当作一份事业去奋斗的张友琴老师,也切实为中国社会学、社会工作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属于她的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是在困境中的砥砺奋进。张友琴老师作为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开拓者,在前进的道路中必然面临着诸多难题,然而张友琴老师始终在困境中不断奋斗。缺少教材,她便从各大学术会议中收集资料,组织老师自己编写;缺少专业师资力量,她竭力引进、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环境不佳,她排除万难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建设专业度极高的教学实验室;学生实习机会少,她自己着手开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作为“舶来”专业的社会工作在中国“水土不服”,她勇于创新,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领域涉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社区建设的政策问题、妇女权益、城区与农村老年人生活与供养问题等,为中国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本土经验,这些最终促成了厦门大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如今的繁荣局面。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考虑到社会工作这一学科的实践性,张友琴老师意识到不能在书本里做学问,而是看到了实务对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和科研一定要平衡好。”在张友琴老师看来,教学是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是为社会培育有为专才的重要环节,因此绝不可照本宣科。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实践服务活动作为教学与科研的联结点,张友琴老师在教学育人方面形成了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紧密融合的鲜明特点。
张友琴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张友琴老师担任系主任起,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便十分重视实务能力,如今已成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任教期间,她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融合。在她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学子,或深造于学问钻研,或投身实务一线,为专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活动中,张友琴老师始终保持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关爱有加。1998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生的李志鸿回忆道:“张友琴老师为我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在论文写作的各个时间节点都会主动与我联系,并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张友琴老师对学生成长的负责关爱之态度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子,更感染着每一位与之共事过的人。必威院长胡荣教授感慨道,“张友琴老师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工作很投入,讲究原则,重视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谓,言传身教便是如此。
勇担使命,情怀家国
三十年来,张友琴老师以学科建设为己任,编教材、引师资、建教室、办机构……在重重困难中,扛起大旗奋勇前行。而从建设者到领军人,她勇担使命,情怀家国,时刻挂念着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祖国建设中。
张友琴老师十分重视学科理论的本土化,力图所学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如贫困问题、失独家庭问题、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中老年人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问题,而研究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于实现社会科学本土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多年来,张友琴老师以厦门市为研究场域,扎根本土,关注现实,关怀弱势,以问题为导向,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建议,积累了极具价值的中国经验,展现了社会学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精神。正如她所言:“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东西,把它总结出来就是我们的经验,而世界其实很期待听到中国的声音”。
身为一名中共党员,张友琴老师始终坚持“先人后己,德先于利”的原则。在学科发展方向的制定上,她一直勇担责任,坚持要达成共识;在利益分配、评奖评优方面,她从来都是先人后己,“评奖让人家先评,人家不评了,我再来参评”。此外,她十分强调学术道德,当意识到文章的发表可能会给服务对象造成不利影响时,果断选择了放弃。“挺遗憾的,这个课题做得很不错,但是不行,我不能发”……这样的事迹还有许多。
如今的张友琴老师,在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备受敬仰,但她仍为人谦虚谨慎、认真务实、情怀家国。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有为才有位,我是秉持这样的观点。”学科建设是如此,为人、育人更是如此。张友琴老师期待青年学子能够抱有家国情怀,有作为、有担当,不忘初心,坚持奋斗,而这些也正是她个人鲜明特质的体现。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学科建设的累累硕果,张友琴老师感叹道“什么东西都坐享其成,一点幸福感没有,只有自己去奋斗你才会感到幸福”。
如今,退休后的张友琴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保有热情与活力,奋斗在社会工作服务一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着自我。“这对我来说不是负担,是我愿意做的。而且我现在督导的机构是我一手做起来的,我希望它能够有好的发展”。谈及永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是什么的时候,张友琴老师坦言:“习近平主席说得对,要不忘初心,认准一件事后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将自己个人的东西融在事业发展过程中。”
张友琴老师与厦门大学、与祖国共同成长的三十余载,将个人成长融于学科建设的事业中,将学科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中,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深刻内涵。
撰稿:陈子清、赖东鹏、马倩
编辑:王雅琳、石林伟
审定: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