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Augustin F.C Holl(高畅),国际知名的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现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九卷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巴黎第十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非洲语言与传统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达喀尔大学特邀教授;雅温得第一大学讲座教授;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田野博物馆研究员等职务。在考古学国际学界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书评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本,编著、合著及章节写作50余本,为业内权威百科全书撰写专业词条10余条,在国际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倾心,结缘中国与厦大
高畅教授回忆来中国、来厦大的经历时感慨道:“这真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原来,2012年高畅教授曾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在访问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广州大学后,被我校人类学学科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厚实的学术积淀所吸引,便与我校人类学系签署合作备忘录,成为客座教授。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人类学学科更是迈入了研究发展的新阶段,这让高畅老师看到了“在厦门大学发展新项目的极大可能性”。终于,2017年2月,高畅教授毅然决然辞去法国国家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务,正式加盟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因对中国和厦大的热爱,高畅教授入职后,将他数十年集攒的约92箱珍贵个人考古文物收藏捐赠于学校,并据此建立专业的考古人类学实验室。这些文物收藏跟随他辗转于巴黎、圣地亚哥、楠泰尔等地,最终历经近一年时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落户”厦门大学。高畅教授的到来,填补了厦门大学非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他参与组建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通过体系化的考古与文化遗产课程、田野调查项目、考古实验室,打造非洲及非洲族裔前沿性研究的重点跨学科研究中心,及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的以考古人类学切入非洲研究的特色核心基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开了全国高校线上教学的大幕。高畅教授时刻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当得知厦门大学正在筹划《疫情防控的历史回望与现实思考》专题系列讲座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他说:“当知道有这个专题讲座后,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去参与,去做出自己的努力。”2月3日,在厦大学生公寓专用录播室,他完成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人类起源与迁徙》全英文讲座的录制。很难想象腿脚不便、平常都需要借助拐杖生活的高畅教授,如何以站姿完成三小时的课程。但录制当天,高畅教授拄着拐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完美完成课程讲授。那天的录制,整整三个小时,他坚持了下来,中间仅短暂休息了一次!他说:“作为厦门大学的一名外籍教师,我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对战胜疫情有信心,对中国人民有信心,我愿意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学者一起,并肩作战,做好科研,讲好每一堂课,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偶然,而后成为生活
国际知名的考古人类学家——高畅教授,最初是如何走上人类学这条道路的呢?他说,不以情怀,不以热爱,这一切只是求学时期的偶然和随遇而安。从喀麦隆的雅温得大学本科毕业后,高畅老师成功申请到政府奖学金到法国就读研究生。原本可以任意选择专业的他,在机缘巧合下,从历史学转向了考古人类学的研究。这次偶然的机会,使高畅老师与考古人类学结缘,并坚持以之为业,自此开启了一生的缘分。
作为一名考古人类学家,高畅老师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他曾在考古学国际学界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书评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本,编著、合著及章节写作50余本,为业内权威百科全书撰写专业词条10余条,对国际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对于目前取得的成就,高畅老师谦虚地说,努力做研究带给我更多的是身心的平静,现在我或许可以凭借“老前辈的资历”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单纯享受研究的乐趣。高畅老师非常享受研究的过程,向往永无止境的探索,并且始终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着热情与想象力。
当问及高畅老师如何看待学术研究这件事情时,他说:“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能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能频繁地得到研究成果,其实将杂乱的数据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用于研究,并取得成果就已经是成功了。提出问题、组织材料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研究是一场场冒险,过程的确很艰辛,因此必须要有敏锐的头脑。但是乏味吗?绝不。一个科研工作者最核心的素养,是将普通的事物变成有意义的知识,这本身就很有趣,而且让人心驰神往、充满激情。任何学术研究都有高要求,它的魅力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而它需要你始终保持对事物的热情和想象力。”
有趣的学术研究吸引他不断钻研,如今考古人类学不仅是高畅教授的工作,更融入了他的生活。他享受去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的文化、学习与不同的人一起生活,经历“适应—生活—再适应”的循环。“差异源于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让我收获更多元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过去。”
溯源,以更好地向前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而来,那你一定很难向前迈进。”考古人类学始终以研究过去的方式走向未来。研究人类使我们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帮助我们思考自己想去哪里。正如塞内加尔前总统、诗人桑格尔在《图腾》中写道:“我应该把图腾珍藏在我血管的深处/它是我的祖先,皮肤上交织着风雨雷电/它是我的护身符,我应该把它深藏。”实际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未来都深藏在我们的血管深处,只有不断探索溯源,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
高畅教授始终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球共同努力以追溯本质的方式去看待问题。他提到考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过去地球上存在许多人类的亲族,一开始有9-10类物种,而现在只剩下现代智人(也就是我们)这一个人种了。所以,我们真正是彼此的一部分,是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我们做出的种种应对措施都是事关全人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境。
他说:“现在世界人民的联系日益加强,人类学关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开始讨论人类学和伦理、道德、社会、环境、性别等问题的关系,这对人类学研究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文化人类学家正在重新确定他们的研究视域和相应的方法论,人类学正在走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当然,这一定离不开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与挖掘,以及日后经验的积累。
实践,率己以随人
许多人对非洲的认识很片面,但事实上非洲是一个大陆,内部所存在的差异与其他任何大陆都一样,有高山也有河流,有城市也有乡村,这是一个多彩的大陆,而不仅仅是纪录片里的大草原。为了让大家真正走近非洲、了解非洲,高畅教授在暑假期间开设了萨鲁姆河三角洲Oudierin水道贝丘遗址挖掘分析的实践课程,带领同学们前往塞内加尔进行实践学习,一位学生谈到参与该项目体验:
“非常荣幸能够跟随高畅老师前往塞内加尔。与老师共度的一个月时光里,首先是深深地被一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对待学术科研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所震撼,每当清晨五六点钟或闲暇时光,总会看到高畅老师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静静读书、看文献,从未懈怠。在现场发掘的时候,老师也跟同学们一起在探方里拿着挖掘工具,跪在泥土中,顶着高温,完全忘记年龄带来的身体不便,细细清理泥土,仔细端详思考,完全不见一位国际知名学者的架子,而只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术道路上的求知者和求真者。这些情景都使我深深震撼,常常喊累懈怠的我自觉惭愧。
高畅老师对我们来说也像是一位可爱的父亲。在塞内加尔的时光里,老师时常亲切地询问我们的吃住情况,对每位同学都呵护有加,时常幽默地和同学们开玩笑,缓解劳累和思乡情绪。但在原则问题上一丝不苟,比如起床和上课时间、作业、发掘报告、样本清理等等,严格要求,丝毫不马虎。
高畅教授真是一位迷人有魅力的教授,他既可以身着西装、优雅严肃地在学术会议和课堂上对专业知识滔滔不绝;又可以奔走于田野之间,身穿当地人的传统服饰,与当地人侃侃而谈,不拘小节,随性自然。可以说,高畅老师真正地践行了人类学的学科旨趣,是一位优秀的人类学家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尚的学者的榜样,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除了学生以外,高畅教授也十分欢迎老师的参与。他希望通过师生的群力合作,通过非洲研究中心推进萨鲁姆三角洲考古项目和其他项目,从而建立一个强大的全球性西非人类学项目。从考古人类学的角度看,研究最先需要建立的是坚实的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基础,而后遵守严格的研究规程。他希望新学员能为人类学建立更强的科学基础,让厦门大学人类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后记
高畅教授在访谈中提及了很多“新”事物:新生活、新环境、新发现、新视角、新问题、新研究、新项目等等,同时也谈到了许多文化适应性问题。新鲜感与适应性的循环是生活的一部分——从新鲜、陌生到适应需要经过观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而在适应之后又需要寻找生活的有趣的新鲜之处。对于研究生涯来说,新鲜与适应之间的循环同样重要。面对有关新鲜感与适应性的问题,高畅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在生活上无惧于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在研究中更大胆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研究。
在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中,我们不免会面临多元化的环境,于自我文化身份而言的新事物也将层出不穷,如何在新鲜与适应的两极循环间坚守或更新身份认同,如何更加灵活地游走于创造、适应与坚守之间,将是值得我们恒久思考的问题。
P.s.关于高畅教授的夏季项目在阅读原文中有详细介绍,欢迎对非洲或者田野调查感兴趣的师生点进去查看,希望这个项目能让你对非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阅读原文链接:/info/1171/1277.htm
撰稿:王可钧、魏子梦、唐雨晴、王思闻
编辑:马倩、王雅琳
审定: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