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全海书记、李培林主任、李友梅教授、陈光金会长、张翼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厦门大学,参加我们举办的纪念厦门大学社会学科设立100周年活动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
一百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1年4月6日,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举办了开学典礼。校长邓萃英报告学校成立经过,他强调本大学目的有三:一研究学术,二培养人才,三指导社会。当时还请了美国哲学家杜威到会做了《大学之旨趣》的演讲。自诞生之日起,校主陈嘉庚先生就定下了“世界之大学”的办学目标,希望厦大“能与世界各大学相颉颃”。以“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作为建校目标。
陈嘉庚先生的“建成世界之大学”体现在他对厦门大学校址的选择上。演武场曾经是郑成功操练军队的地方,是郑成功恢复明室的大本营之一。但在当时,演武场可谓是一处偏僻的郊野荒地,鲁迅曾形容厦大是“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为什么陈嘉庚先生当年选择演武场?因为这里有广阔的空间,使得厦大未来的发展能够“预有算划,庶免后悔”。陈嘉庚先生筹建厦门大学最初圈地9000亩,计划在1930年建成万人大学,1941年学生数要达到2万。在20世纪20年代,厦门人口大约在12.8万人。当时在这样一个城市规模中,陈嘉庚先生能以远见卓识构建“生额万众”的大学,可谓是高屋建瓴。尽管因为抗战原因没有实现,但在当时,这是了不起的宏伟设想。在陈嘉庚先生的内心深处,勾画的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是一座恢宏的现代教育王国:这座王国背山面海,北靠五老峰,远眺金门海峡;南指南太武山,中间行驶万吨巨轮,巨轮所见第一眼即为“厦门大学”。正如著名书法家虞愚为上弦场撰联云:“自饶远势波千顷;渐满清辉月上弦。”厦门大学选址之磅礴大气,不言而喻。
陈嘉庚先生的“建成世界之大学”体现在厦门大学的学科设置上。早在1921年建校之初,虽然当时设置的学科不多,招生的人数也有限,但陈嘉庚先生却给社会学留有一席之地。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厦门大学在创校之初设立了社会学科,请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社会学博士徐声金担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请了顾颉刚、容肇祖、史禄国等开设社会学、民俗学和人类学课程。厦门大学培养的第一届毕业生林惠祥读的就是社会学专业。后面他的兴趣转向人类学,并在1931年回到厦门大学担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
林惠祥为厦大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林惠祥是我国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台湾高山族的第一人,所著《文化人类学》是我国第一部被列为大学通用教材的人类学专著,他是以一人之力兴建专业博物馆的中国高校第一人,是中国第一所人类学博物馆的创办人;他把毕生搜集的几千件珍贵标本文物、包括徐悲鸿作品在内的私人收藏画及自家一栋楼捐给厦门大学。如果说陈嘉庚先生是倾资办大学的话,那林惠祥就是倾资办博物馆。
1951年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正式成立,正是以林惠祥创办的人类博物馆为依托,厦门大学的人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林惠祥在他起草的发展厦门大学人类学的建议书上曾提到,将来待条件成熟,可以在博物馆基础上再办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系,建立起系、所、馆的完整体系。可惜林惠祥先生在1958年突然去世,但他的学生继续了他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得以重建,1981年中国人类学会在厦门大学成立,1984年厦门大学先后设立了人类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系,林先生的愿望得以实现,厦门大学也因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重镇。
要把厦门大学建成世界之大学,离不开厦大各个学科的发展。只有现有的各个学科都有世界性的影响,陈嘉庚先生的建成世界之大学宏愿才得以实现。正是基于把厦门大学建成世界之大学,把厦门大学社会学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设想,厦门大学在2019年3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了必威。我们要建世界之大学,就要做世界之学问,使厦门大学的社会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要做世界之学问,建一流学科,必须有一流的师资。目前我们学院有3个系2个研究所。在现任的46位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21%,拥有海外背景教师占72.4%。我们有来自非洲,曾任巴黎第十大学副校长的人类学家高畅教授,有来自澳大利亚的Alex 助理教授,有来自美国、毕业于牛津大学的Ryan助理教授。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要做世界之学问,必须有国际影响之成果。在社会学领域,我们在农村政治变迁、社会质量、文化社会学、老年社工、文化人类学的方向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都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人类学方向,王传超教授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领衔组织全球43个研究机构的85位研究者,历时7年,通过古DNA精细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在探索人类起源上获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在今年的nature期刊发表之后,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一百年前,陈嘉庚先生在厦门大学设立了社会学科,播下了一颗社会学的种子。从此,社会学便在厦门大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历经坎坷、筚路蓝缕,但社会学却在中国东南沿海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茁壮成长。我们愿与国内同行一起,做好社会学这门学问,在理论和研究上有所建树,为社会学这个学科贡献中国学者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