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必威

“南强群学讲坛”第二讲|罗红光教授、蒋岩研究员“灵感:研究与个体”学术对谈顺利举办

2019年12月23日  点击:[]


2019年12月20日上午,厦门大学嘉庚四303座无虚席。著名人类学家、中日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社会学研究》(中英文)编委会成员、《学者对谈》系列专题片导演罗红光教授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审评技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及修订牵头人蒋岩研究员受邀访问厦门大学并以“灵感:研究与个体”为题展开学术对谈。必威院长胡荣教授主持并加入对谈。必威师生及公共事务学院部分教师聆听了这一精彩对谈。

10B74

11E68


对谈首先围绕“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罗红光教授邀请胡荣教授分享必威的学科融合情况。胡荣教授指出,必威的社会学、社会工作和人类学这三个学科虽然存在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但却拥有相同的社会关怀和共通的理论与概念。蒋岩研究员则以“艾滋病病毒尿液自检试剂”的成功研发为例深入阐释了跨学科研究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她认为艾滋病等疾病的应对不仅仅是一个生物技术问题,并且技术往往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艾滋病的社会属性如对潜在病毒携带者造成的污名决定了艾滋病防控工作需要不同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学者的智慧。罗红光教授通过介绍自己所拍摄的《学者对谈》系列专题片来强调跨学科对话的意义。《学者对谈》每次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对谈。到目前为止,已经录制了包括哈贝马斯、费孝通、萨林斯等世界著名学者的对话。这些影像资料的留存和出版为社会学、人类学学界的学术研究以及学术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A410

AA84


随后,与对谈主题呼应,罗红光教授将话题引入到学术研究中的灵感如何产生这一问题。他认为,在“发现”和“发明”这两种科研成果形式中,作为研究人员都离不开研究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产生自阅读体会和生活体验。同时,基于灵感的“非理性”,他鼓励大家要勇于跳出传统的知识结构来寻求学术创新。蒋岩研究员以实验室建设等例子阐释了如何跳出结构的问题。胡荣教授也就此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研究经历。


讲座的最后,蒋岩研究员以“为什么艾滋病检测发现如此之难”这一提问邀请在场师生加入到这场跨学科对话中。徐延辉教授从艾滋病的社会成本出发指出了艾滋病防控中的困境。龚文娟副教授则抛出“科学知识与自由”问题激发大家的进一步思考。作为回应,罗红光教授引导在场师生重新审视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经典名言。他认为,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因此,其对人的约束力是存在的。但在尊重知识的前提下注意跨学科的对话,创新抑或自由依然是可能的。

165D7

14D9D


这是一场跨学科对话的学术盛宴。“对谈”形式的生动性和启发性也让这一期“南强群学讲坛”别开生面。讲座结束之际,胡荣教授为罗红光教授和蒋岩研究员颁发“南强群学讲坛”纪念牌。

12BBE


撰稿:黄佳钰

摄影:严丹

审稿:卜玉梅  毛毛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必威公众号

© 2019 版权所有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