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必威

世界读书日 | 在阅读中感悟,在经典中反思

2020年04月23日  点击:[]

今年的人间四月,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计划与安排。但正如毛姆所说,阅读,永远都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无论年老年少,无论贫穷富裕,无论患病康健,都能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慰藉。

对于社会科学的学子而言,阅读经典是立学之根本,也是最简单的与前辈对话的方式。在浩瀚书海中也有众多经典值得我们去拜读。所谓“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自本月起,我院本科生党支部将每月向大家推荐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的经典著作,在学风建设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by[美]欧文•戈夫曼

推荐人

2017级社会学系吴欣格

书籍简介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把日常生活比作舞台,把人们比作演员来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这个巨大的舞台框架下,一个个演员轮番上台,在前台、后台之间的来回游离,与剧班、群众或是局外人进行互动。戈夫曼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创造出印象的,以及通过哪些技巧来进行印象管理,给别人留下自己所希望别人产生的印象。

在舞台设置上,人们的表演区域被分为前台与后台,“前台”是努力表现性地强调活动的某些方面,而“后台”是凸显那些被掩盖的事实,竭力抑制有损他所要塑造的印象的那些行动。但前台与后台的区分仅就特定的表演而言,二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印象管理策略包括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和补救表演。如果个体要在互动期间表达出理想标准,那么它将隐瞒或摒弃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和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这一过程即理想化表演。人们为了使他人对自己产生“错觉”,通过行动进行误解表演,使别人产生对自己的“假”印象。当人们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他人对之产生一种憧憬心理的表演,则为神秘化表演。然而,当某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发生时,如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等导致表演的不协调时,人们会对此采取补救表演。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龚文娟老师在《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中推荐的阅读书目。戈夫曼的拟剧论将社会互动推向更微观的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具体的互动细节。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拟剧论所适用的研究领域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在网络空间中,无论是微信、微博这些社交平台,亦或是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拟剧论对于我们理解传播事件及个体在网上的自我呈现都颇具解释力。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读者往往能通过戈夫曼的理论阐释,联想到自身亦或是他人的“表演”,在文中感受到熟悉感与惊喜感。

二、《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

by埃文斯•普理查德(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

推荐人

2016级人类学与民族学系鲍晓勇

书籍简介

埃文斯•普理查德作为政治人类学的引路人,同时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努尔人》一书是其对部落政治体制探讨的重要作品。这本书是基于在20世纪30年代对尼罗河下游的努尔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而完成的一本著作,所要论述的核心是在一个没有西方政治制度的非洲人群中,如何实现了无政府状态下的有序,作者采用了对立裂变制这样的结构来解释努尔人的政治制度。全书共六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说明的是生态环境与生计,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六章,阐释的是努尔人的社会结构。

阅读引导

这本书是葛荣玲老师在《世界民族志》课程上的推荐书目。

在阅读本书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从全书来看,作者在为努尔人的政治制度建构一个制度模型以解释,在他看来社会制度是维持社会系统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努尔人的研究中对立裂变制度就是能够稳定社会结构的制度,努尔人都遵从着这样的“规范”,因此达到了一种平衡。相比较而言,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所体现出来的研究视角则贯彻功能主义将人的需要置于基本的理念,才得以实现跨文化比较。可以借助这两本书探讨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之间的异同。

其次,努尔人在实践中体现的思维结构。在努尔人对于时间概念的划分上,存在生态时间与结构时间,如何理解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在努尔人一生中的作用,这种二元关系与列维·斯特劳斯所探究的人类思维中的基本结构——二元对立的关系如何。

再者是普里查德在阐述努尔人的政治制度时采取的方式问题。作者是将世仇制度作为对立裂变制度的核心或者说是出发点,由于个体之间存在世仇,导致其所在的宗族,乃至于部落产生冲突或者其他关系,这本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对立和联合的过程,但是作者进行分析的时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裂变,如何理解自上而下的裂变和自下而上的凝聚之间的关系。

此外,作者作为政治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努尔人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体现出作者对社会如何可能的一种解释,可能需要思考的是,作者描述这样的社会目的何在,这种解释体现出作者对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是怎样的,以及在集权与非集权政治体制的研究中又占有什么地位,如何影响了政治人类学的发展。有关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王铭铭老师的文章《从“没有统治者的部落”到“剧场国家”》。

三、《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by曾家达、高鉴国、游达裕、梁玉麟

推荐人

2017级社会工作系安东

书籍简介

这本书由不同背景的社工参与写作,主要讲述了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除了广泛的地区和社会差异之外,有些人已经从事社会工作多年,也有刚毕业不久的社工;有些人在高度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场景里工作,也有人仍在探索社会工作的定位和角色。作者们任职的单位也非常多样化,有在社区组织、服务机构的实务一线的,也有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有的人投身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一场所,也有人在别的专业主导的第二场所里工作。由于不同地区的职业化过程不一样,引致彼此对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专业活动范围和性质持有不同的观点。每位作者谈到的是自己的故事和看法,虽然都能够反映社会工作的一个方面,但并不代表社会工作者整个群体。我们深切体会到,如何界定社会工作、社工身份,是件困难的事情。

推荐理由

本书是《社会工作视野》课程的推荐阅读书目。

微光无处不能明。每个人都这样一路走过,一生学习,一生进步。28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社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了他们的故事,你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你会从更深的层次去了解作为一个社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说是时常被社工的那种精神所打动。助人,尽心尽力,不言放弃;助人自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是单纯的施舍怜悯,而是融入对象生活之中,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找到他们面临的困难根源,帮助他们去化解困难。这是一种长远有效的助人方式,也是社会工作不同于简单的慈善事业的地方。还有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充权”的概念。弱势群体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无人帮助,而是群体本身无力发声,或是无心发声。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充权”恰唤醒了他们的权利意识,使得他们有勇气发声,这也正是体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

希望社工专业或者其他对于社工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有时间可以去读一下,非常经典。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必威公众号

© 2019 版权所有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